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88章 薪华社的成立(一更)

第88章 薪华社的成立(一更)(2/2)

目录

如后来的复社、几社就属于引经据典、主张其义这类,复社的得名是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故名“复社”。

几社的得名是源自“绝学有再兴之几,而得知几神之义”,因名“几社”。

而如东林党这般,就是源自于东林书院这个地名。还有方以智早年也曾成立过一间“泽社”,是源于他这间诗社创立于他们方家在城郊所兴建的一座叫“泽园”的别业,因地而名。

方以智所成立的泽社成员里,就有包括其妹父孙临。不过说是早年创立,但这间泽社成立却也是到崇祯年间了,眼下的方以智还未曾有创立泽社。

众人谈论间,冯文焕提议徽州古名新安,不如便也因地而名,取名“新安社”如何。

在座的除了方以智与孙临这两个桐城人外,剩下的都是徽州人,对这个社名倒是都能接受。

但这个社名未免太有地域性,方以智与孙临对视了眼,都略有些不能接受。可他们只有两人,毕竟人少,就算提出反对估计也作用不大,反而有可能因为地域而争吵起来。

所以方以智想了想,给孙临使了个眼色,便都未开这个口。

江河在听到新安社这个名字后,瞧了方以智与孙临一眼,忽然心中一动,开口提议道:“诸位,我有一名,不如取为‘薪华社’?”

“何为薪华?”众人闻言,都是不解他这两个字由何而来,甚至到底是哪两个字也不确定,毕竟同音字也很多。

江河闻言,命在旁边服侍的书砚去取纸来。这间花厅上便有放置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书砚很快便返身取来,不过却只取了纸。

众人见状,都不禁觉着这小书童未免太老实了,说是让取纸,就真的只取纸,无笔墨却还如何写字?

但见江河接过纸后,却并不生气,也未喝斥再让书童去取,而是从腰间解下支笔袋,里面正有他昨日在汪记珠宝店里定做好的那支金笔,里面还有个比鸡蛋都略小的小瓷瓶,装着研磨好的墨水。

拔开瓶口的软木塞,江河将笔尖伸入里面,蘸了些墨水,然后在纸上写下了苍劲有力的“薪华”二字。

他本来是想直接取“新华社”的,但“新华”有新中华、新华夏之意。引申一下,也能是再造新中华,未免就有点儿反意。

好家伙,你要再造新中华,是想干啥?

所以略作思忖后,他便改了同音的“薪”字。

写完“薪华”二字后,他又在后面写了“薪火相传,华夏永继”八字,这正是他所想到的“薪华”引伸用义。

写完之后,他拿起纸展示给众人看,道:“便是此二字,意为‘薪火相传,华夏永继’,诸位以为如何?”

“好,此意甚好!”江河说罢后,他身旁的方以智便率先同意称赞道:“昔年横渠先生曾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汉生兄这八字,亦颇有此意。”

他一来是真的对江河“薪华”二字的解释大为赞同与共鸣,二来则是也十分不想把诗社叫成新安社。虽只一字读音之差,但“薪华”的意境可就高远太多了。

他一同意,孙临便第二个同意,唯其马首是瞻。

接下来江天一、许文哲、程家堂兄弟两人也纷纷赞同,众人便都跟着一致通过。并纷纷对江河“薪华”二字的解释大感敬佩,称其立意高远,颇有雄心壮志。

天启五年二月末,丙申日,影响了未来历史走向与变革的薪华社于徽州府歙县的江宅成立。

江河、方以智、孙临、江天一、许文哲等人,被后世称为“薪华十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