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殷殷期望(2/2)
桃花坞里,弘历将手上的春联写完,提起狼毫,瞧着自己这笔不够潇洒的婉约字体,笑说:“其实哪儿有那么麻烦,这天下都是阿玛的,礼部和钦天监无非是多给自己加点儿戏份而已。”
富察玉竹将春联拿到一旁晾干,道:“四阿哥喜欢圆明园,皇阿玛说要留下,你自然是乐意的。”
“福晋天生聪慧,你说得特别对。”弘历将挽起的衣袖撂了下来,从书案后面绕出去,揽住富察玉竹的肩膀,“不要说我,难道福晋就不喜欢这园子?这里有山有水有自在,我闲下来能陪在你身边儿的日子可比在宫里多的多了。”
“这个倒是不假。”富察玉竹拎起挂在一旁的狐裘,给弘历披到身上,“我猜你想出去走走,是不是?”
“是。”弘历拎起另外一件雪白色的,也给富察玉竹披到身上,“我叫李玉想法子给外面那条河凿个洞出来,我去钓鱼,你陪在我身边儿瞧着。”
富察玉竹有些惊讶:“你是不想出桃花坞,不想去给阿玛、额娘请安,也不想替阿玛处理政务了?在河上凿洞,也亏你想得出来。”
“安还是要请的,该办的事儿也是要办的。”弘历牵着富察玉竹的手往书房外面走,“如今那条河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凿个洞实在无伤大雅,你尽管信我。”
富察玉竹勉强点了下头:“四阿哥毕竟和洋人学过几天‘几何’之类的,我也只好信了。”
夫妇两人相携着走到河边儿的时候,李玉已带着一群小太监凿出了弘历想要的那个窟窿,弘历手里握着钓竿,用鱼食裹住鱼钩,顺着窟窿将鱼钩下到了河水里。
这条河早就封上了,鱼儿们憋在里面呼吸不到外面的空气,此刻窟窿刚被凿开,距离近些的便争先恐后往上面蹦,上钩儿的自然是一条接着一条。
弘历钓出第九条鱼的时候,将钓竿递给李玉,搂住富察玉竹的肩膀道:“长长久久,就钓九条。”
富察玉竹笑着白了他一眼。
在圆明园中过春节,从高高在上的皇上到洒扫的奴才无不比在宫里面轻松。雍正难得遇到一个没什么大事的年尾,高高兴兴看着平日里最喜欢的杂书,时不时起身写几个大字。他的字潇洒飘逸,矫若游龙,大气磅礴,实在是在弘历难以企及的高度上。
腊月三十正午,弘历亲自将熹妃接来桃花坞。婆媳两人一起看着小潇碧,时不时说一些女人之间的悄悄话。弘历坐在一旁,竟有一种自己才是入赘女婿的感觉。
好不容易李玉进屋儿说:“主子们,午膳备好了。”
弘历总算起身笑道:“额娘,是时候用午膳了,您也尝尝儿子这边儿小厨房的师父做菜做的如何。”
“你那江南厨子是你阿玛命李卫给你找来了,哪里还会不好。”奶嬷嬷已上前来抱走了小格格,富察玉竹扶起熹妃,笑道:“额娘,儿媳陪您去用膳。”
弘历苦笑着跟在自己的亲娘和媳妇儿身后,旁人家的婆婆恨不能在儿媳妇身上挑出千八百个错处,也不知道自家福晋到底会什么迷魂术,怎么能把额娘迷成‘要儿媳不要儿子’的温柔善良好婆婆。
“过了今儿个,明日便是你阿玛登基的第七个年头了。”熹妃端起身前的酒杯,对着弘历说道,“新的一年,额娘只希望玉竹能早日为你生下嫡子,你们夫妻两个能相敬如宾,都好好儿的。”
弘历见富察玉竹眼睑低垂,笑着对熹妃说:“嫡女都来了,嫡子自然也不会远到哪儿去。额娘还是放宽心,顺其自然,相信儿子必定会有一位或是几位聪明伶俐的嫡子。”
富察玉竹默默吃着碗里的一块儿鱼,头始终低着,不敢抬起来。
熹妃拍了拍富察玉竹的手背,道:“弘历嫡子、嫡女的事儿,还是得麻烦你。皇上子息缘薄,成年的皇子本就不多,弘历又深受器重。早一日有嫡子,他在朝堂上面儿……”她说到这儿停了下来,后宫不得干政,这么多年,她始终守着这个规矩,今日自然也不会例外。
弘历瞧着富察玉竹脸上窘迫的模样,拿起筷子给熹妃夹了一只鸡腿:“玉竹脸皮儿薄,额娘的话她必定会时时刻刻记在心上,咱们还是用膳?”
“用膳!”熹妃自然知道弘历是在护妻,她儿子媳妇关系要好,她这个做额娘的打从心底里开心,“弘历你这儿可藏有好酒?”
弘历笑道:“儿子这儿的酒还是从五弟那儿拿来的,额娘想喝,咱们就喝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