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2/2)
“秋桐?”谨宁许久不曾见她,都快忘了有这么个人了,此时见了才又想起来。
去年初夏的时候,秋桐知道了谨宁接济他父母的事,对谨宁自然是感激的。但她身子也确实一天天更差起来,便求了谨宁和皇后,从永寿宫里搬了出来。
皇后见她实在体弱,便免了她的请安,她此后便连门都不怎么出了。渐渐的,大家都快忘了有这么一个人。
从前接济秋桐父母的事都是碧霄去办的,眼下碧霄去了,谨宁又忘了还有这回事,一时又有些不好意思上前。
倒是秋桐听见了身后有人,弹琴的手立刻停了下来,警觉的回过头。
秋桐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又恢复如初,莞尔笑道:“原来是皇贵妃。妾身给皇贵妃请安。”
谨宁本是想回去,但毕竟已经让人撞见了便只好笑着点点头:“你身子不好,这么晚了仔细受凉。”
“多谢皇贵妃关怀,”秋桐将琵琶轻轻放置一旁,从小亭上走了下来,“夜深露重,娘娘怎么会到这里?”
“晚上贪杯有些醉了,想着出来走走醒酒,便不知不觉到了这里,”谨宁瞥了一眼放在旁边的琵琶,“本宫刚听到了极好的琵琶声,可是你弹的吗?”
秋桐娇羞一笑:“妾身不才,也就弹个曲来打发时光了。”
谨宁挑了一边的眉毛:“不知本宫有没有这个耳福听你弹唱一曲?”
秋桐忙道“不敢”又推辞两句,见谨宁已经坐在亭下支着下巴笑睨着自己,索性也不在推脱,絮絮弹唱起来。
秋桐的技法可称精妙绝伦,嘈嘈切切错杂弹来,让人如醉如痴。饶是听过宫中许多乐妓的琴音,都比不上秋桐刚才这一曲。
一曲终了,谨宁又与秋桐寒暄了几句,便各自从御花园出来回自己宫去了。走到长街上,见四周无人,谨宁才对观佑道:“秋桐以前可会弹琵琶?”
观佑低声道:“不会,秋格格只略懂几句诗词歌赋,旁的唱歌弹琴之类的应该都是后学的。”
谨宁放慢了脚步,眯着眼看向昏暗的夜空:“她今日弹唱俱佳,只是不知是谁安排她学的。”
观佑道了声“是”,又回道:“奴才看秋格格刚用的琵琶怕也是价值不菲。”
谨宁点了点头,这才恍然想起秋桐也是极了解石云雎的。碧霄的信中提到的四个词,秋桐现在可以说是占了两个。
如果不是石云雎派人教的,那秋桐和她背后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害死碧霄、想要害石云雎的人。
谨宁的心里跳个不停,脚步也越走越快,觉得自己离真相近了。
承乾宫外戍守的人比平日里多了不少,还有皇帝的步辇在外面,谨宁便知是顺治到了。
她两步并作三步的走进殿中,闻见淡淡茶香从里面飘出,笑吟吟坐到顺治对面道:“臣妾这是有口福了,能喝一盏皇上亲自烹的茶。”
顺治已经换了一件石青色常服,他头也不抬的从小炉上拿起茶壶给自己又倒了一杯,同时拍掉了谨宁偷偷拿茶盏的手,对外面道:“王铎。”
王铎应声端了一碗醒酒汤进来,垂首道:“娘娘请。”
这醒酒汤味道比汤药好不了多少,在谨宁看来都是打死也不想喝的。可谨宁如果不喝,王铎就只能在这一直站着,她只好先接过来示意王铎出去。
谨宁看着醒酒汤发愁:“我又没醉,喝这劳什子做什么。”
“没醉还跑出去这么久,”顺治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你自己摸摸良心说今天喝了多少?”
谨宁估摸着自己也就喝了小半壶,而且这里面还有一多半是顺治灌得她,抗议道:“你今日还灌了我不少酒!”
“为了让你长记性,不能喝就少喝,”顺治在谨宁额头上屈指一弹,落得清脆的一声响,“这么晚了还只带两个人出去瞎转悠,还说自己没喝醉?”
谨宁委屈的捂着额头,用勺子搅着醒酒汤。吹了一阵冷风,脸上的绯红退了不少。她暼着手边推过来的茶盏,嗅了嗅从茶盖下飘出来甜香,喜道:“牛乳?”
“先把醒酒汤喝了再喝这个,”顺治啜了一口茶,“你喝了茶又睡不着,不喝又要闹,真拿你没办法,小厨房就给你备了这个。都热了好几次了,再不喝又要凉了。”
听着就像是自己在外面玩的久了,家中也总有人盼着自己赶紧回来。
谨宁也说不上到底是个什么心情。非要形容的话,就像是小学作文里常写的揣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暖和而且有点莫名的兴奋。
她将醒酒汤和牛乳一饮而尽,隔着桌子拉了拉顺治的手:“好了,我下次再也不喝完酒出去玩了,我保证。”
顺治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深觉孺子还是可教的,便也不再多言,与谨宁安寝了。
第二日,赶在给皇后请安之前谨宁先去了一趟永寿宫。
谨宁见着石云雎开口第一句便是:“秋桐的琵琶是不是你教的?”
石云雎被问的有些发懵,眼睛转了转,总算想起来还有秋桐这个人:“不是我。”
“这就是了,”谨宁向前一步,在石云雎耳边低语了昨日的事,“秋桐有没有可能是内鬼?”
石云雎颇为遗憾的摇了摇头:“是与不是已经不重要了。谨宁,太晚了。”
谨宁还未明白她的意思,便见佟宛晴直闯进殿中,对着石云雎当头就是一巴掌:“石云雎,你还是人吗?”
※※※※※※※※※※※※※※※※※※※※
帮大家捋一下这几章的时间线:内鬼出现-赵夫人死-碧霄发现内鬼-碧霄死-锦瑟死
这段因为砍了线,所以看起来有点复杂,这章后应该会清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