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2)
“废话!ctv能上你上钢管吗!”
时辰咬着后槽牙,斜眼看着赵阜,“还有呢?”
赵阜连忙摆手,“没了没了,真没有了。不过…”
“不过什么??”
赵阜:“提前跟你打个招呼,你要和你的老师同台了。建议你提前跟他套套瓷,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吧?我南方人,别纠正我。万一他爆出来些不能说的,什么时辰大学逃课成瘾,时辰为了追求同窗在对方寝室里摆下八卦阵,那吃瓜群众可就高兴了。”
“我可真是…”,时辰此刻只想跪下,哥我错了,我什么时候惹您生气给您道歉成吗?
赵阜看时辰低头不语,以为他是真的担心,连忙安慰道:“看我这脑子,都忘了恭喜你又有工作啦!”
时辰抬头,更加说不出话来,心中仿佛有千万只羊驼在奔跑,在嘶吼,每一只都长着张赵阜的脸。
别追我,我没有急支糖浆!
无论如何时辰终于在春暖花开的日子有了新工作。赵阜带时辰去和制作人面谈,那制作人看样子很年轻,说起话来却相当老成。时辰不禁暗自感慨,不愧是ctv,就是稳重。
真正聊起来才发现,此人也就讲话稳重,操作起来溜得飞起,恨不得是行业急先锋。
该档综艺被暂时命名为《人人都是导演》,形式上采取网络与卫视合作的方式,为了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更是加入直播元素。一部分只能在网上播的放在合作的视频平台里,一部分正经严肃的内容可以留在电视上播,不仅能抓住网络用户也能让电视用户得到新体验。
《人导》特邀了电影学院资深教授张瑞昇和娱乐圈最红文艺男神时辰加盟,作为主要嘉宾,每期陪观众欣赏一部经典佳片。期间,他们将对观众就该部影片的手法、风格进行简单分析,并与观众一起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年轻与资深的碰撞,学院派与普罗大众的分歧,都是这档综艺专业方面的体现。
至于娱乐方面,制作组显然也很会玩,每期都拉来一位小鲜肉作陪,在一起赏析影片过后,制作组会收集观众的建议,由该名小鲜肉牵头,把影片片段进行改编。
而且改编的前提是必须得搞笑。
至于影视版权方面,制作人表示国内的片子都不成问题,国外的片子他们选了几部再谈。最后到底用哪些片子要暂时保密。
当然,为了保证节目质量,专业的导演编剧团队也会随时提供帮助。
节目也会就当下电影的问题和市场做出理性探讨,呼吁电影人将重心放回到故事和电影本身上。
时辰听着制作人畅谈节目构想,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按捺着自己才能勉强不让自己拍案而起,向制作人道一句:哥你牛逼啊!
一旁的赵阜一面称赞,一面在些细节的问题上进一步明确。在双方都达成一致意见后,赵阜握着制作人的手激动地说:“太荣幸能加入这个项目了,我从来没想过艺术的普及竟然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
时辰也很激动,我有预感我要脱离失业大潮了!
制作人风轻云淡地表示:“只是一档新节目而已,大家放轻松。”
时辰举着拳头表衷心,“我会努力的!放心吧!”
杜清朗发觉时辰最近格外兴奋。
具体表现在大早上7点钟准时起床健身,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醒来也要赖在床上的被子精了;开始学习了,杜清朗改本子的时候时辰就静静地坐在另一头,抱着几本有点儿年头的笔记写写画画,口中还念念有词;乔布被接回来后经常因为想念奶奶乱吼乱叫,时辰也不恼,竟然耐着心跟乔布讲道理;之前时辰经常大半夜睡不着,杜清朗还为此专门去帮他定做了个助眠枕头,现在时辰还没沾上枕头就能呼呼大睡。
杜清朗不用脑子都能知道这厮估计是有新工作了。
可为什么不告诉自己呢?
杜清朗百思不得其解。
开口问吧,好像自己盼着他出去工作不回家一样,不开口吧,杜清朗还真是好奇。
这真不怪时辰,时辰自从跟杜清朗确定关系后就完全没有你的和我的这种概念,在时辰看来自己没有什么是不能跟杜清朗说的,也没有什么是不能给杜清朗的,只要他有。
可时辰这人还有个毛病,大大喇喇地记性不好。就比如说这次,他隐约记得自己已经和杜清朗分享过重新开工的喜悦,根本不知道杜清朗已经为了这事儿冥思苦想好几天。
时辰只觉得杜清朗这几天有些呆滞,要么双目无神,要么就仿佛要把自己看出个洞来,再不然就是对着自己唉声叹气,问他怎么了也只是摇头。时辰只掰着手指头一算,呀!坏了,杜清朗不愧是跟自己七年之痒了吧?
人家七年之痒不都是日夜相对七年才会有吗?自己跟杜老师才刚刚黏在一起没多久啊,不说小别胜新婚,这热恋总还没过吧?更何况,让他对着杜清朗一辈子都行,自己一点儿也不痒,难道杜老师不是这样?
奇怪,太奇怪了。
烦躁,太烦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