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赴约(2/2)
孟笙甚至开始后悔,那天在娘亲的墓前,把那些不堪的过去都揭开来了……他不该说的,那么久远的事情了,想要再找什么证据无异于大海捞针,还让陆开桓这些天对他的态度变得更加小心了。
他将那页信放回了原处,神色复杂地盯着自己的手,坐在一边愣怔了许久。
今晨云雾很是厚重,掩着初升的太阳,整个天都阴沉沉的,只有几处略微稀薄的罅隙中透出淡淡金光,像是给云滚了层金边似的。
孟笙站起身回房,翻出那张崔瀚给他的请柬,仔细夹在一卷书中。
无论陆开桓怎么想,孟笙都想帮帮他什么,哪怕只是一点可能得到的消息,也想去试一试……他不能一辈子都活在陆开桓身后,就让陆开桓一个人在前路拼杀,然后视若无睹地当作无事发生,继续和陆开桓卿卿我我下去。
他是个太监,但他也是陆开桓的伴侣。
无论前方是春光潋滟晴好天,还是愁云惨雾千尺崖,他都想携着陆开桓的手一起面对。
两日后,崔府。
孟笙随便寻了个理由,跟陆开桓说了出去走走,叫陆开桓不用等他了,又见陆开桓躺上了床,这才推开门坐上了先前叫来的马车,带着昨日备好的礼往崔府去了。
他坐在车上,倚着车壁,揉了揉眉心,想使自己看上去尽量不那么疲倦。孟笙心里大概知道崔瀚叫他单独前去,应该没什么好事,此去跟只身闯狼窝没什么区别。但是哪怕只有一点探听情况的希望,他都不想错过。而依照自己对陆开桓的了解,若是陆开桓知道了这件事后是必定不会让他去的,所以干脆还是瞒下来,先斩后奏,回来再和陆开桓说清楚。
孟笙身旁放着的那金红木盒里装着的,是昨日上街去选的一对小巧的锦鲤摆件,用之前在上京时攒下的银子买的。虽然并不是什么极贵重的东西,但是胜在别出心裁、做工精细,他在菱州的珍宝阁看到后就掏钱买了下来。
马车慢慢停了下来,孟笙深吸了一口气,拂开车帘从车上下来。那崔府规模极大,不愧是世家一代代的积累,到如今,这栋宅子已经是大千数一数二的阔宅了。他来这之前,就听说过菱州崔家门口挂着的那幅字,是一位极负盛名的大家真迹,就算是富有四海也难寻一幅,而崔家竟然就这样随意地挂在门外,由此可见,崔家确实不是普通世家。
车是孟笙在外头租的,车夫将他送到地方收了银钱后,就要回去了。
隔着厚厚的门板,都能听得到崔府里面喧嚣的声音,不难猜想里面该是一幅如何宾客满座、觥筹交错的场景。孟笙抱着那盒子,心底不由挣扎了一番,他来得这样晚,又是身份这样卑微的一个人,此时进去会不会有些自取其辱的意思?但他想到陆开桓那副倦容,又觉得此次非去不可,便伸手敲响了崔府的门。
里面走出一个小厮,他是专司看门的,平时和崔家走动频繁的大老爷都见过,因此见着生面孔,便十分狗仗人势地抬高声音问道:“你是哪里来的?没事就赶紧走开,崔家今日无柬不迎客。”
孟笙顿了一下,从袖中将那张崔瀚给他的请柬交给小厮,轻声问道:“请问小哥,是这个吗?”
小厮接了过去,翻开看了一眼,面上神情惊变,声音也颤了起来,半弯着腰:“是,是,不知您是哪位贵人?是小的眼拙,是小的眼拙,还请这位大人恕罪,不要与奴才计较!”
孟笙并不知道,他手里拿着的这张请柬,是崔家最高级别的请柬,只有对大富大贵的极上宾,才会送出去的,而这样的请柬,一年几乎见不到十张。
“不是什么贵人,”孟笙虽然对这人之前的语气感到不快,但他也曾做过奴才,知道其中滋味,便不再与小厮计较,“麻烦你进去向崔瀚小公子通报一声,就说……孟笙来应他的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