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双钗 > 入住雁府

入住雁府(2/2)

目录

“你姓什么?家住哪?”

“姓云,家住城西桐花坞。”

“我问的是你的本姓和你自己的家。”

清漪摇摇头,“我记不得了。”

“你爹娘呢?”

“也不记得了。”

“读过书吗?”

“《春秋三传》、《诗经》、《楚辞》、《论语》、《孟子》、《湖湘文集》、《隋唐文集》……”

谭氏显然有些惊讶,“可会背诵一二?”

“十有八.九。”

“这么厉害?”

清漪羞涩一笑。

谭氏见她这般,起了小人之心,“随便背一段我听听。”

清漪眼珠一转,背了一段《计然之策》,这是财神爷陶朱公写的经商论。

“可会算术?”

“会。”

“今有田十五,每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田几何?”

这是雁府最大的一块地,雁家最喜欢用这道题考孩子。看清漪的岁数,这题倒是难不住她,谭氏只是想看看她的反应速度。

谭氏话音刚落,清漪便道:“三千六百亩。”

“怎么算的?”这算数的速度,可比她想象中快了许多。

“小九九。”

小九九是妇孺皆知的口诀,只是何曾见人算得这么快。

“你说说看,具体怎么个算法?”

“拆十六为四四,广从皆为十五,各自乘四,为六十,六十累乘,即为三千六。”

平常人算这题,大抵都用十五先乘十六,得二百四十,再用二百四乘十五。她这算法倒是新奇。

“可会写字?”

见清漪点点头,谭氏领着她进了屋子。

巧樟研好墨,清漪拿笔蘸了蘸,开始在纸上下笔。谭氏见她拿笔的姿势还真像回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谭氏只觉得甚好,雄浑有力,方中见圆,浑然不似女子之笔,更遑论是个十来岁的孩童。

“为何写这首诗?”

清漪一时答不上来,迟了一瞬,“信手而为。”

谭氏揉了揉太阳穴,对清漪的来历颇为疑惑,“谁家能教出这样的孩子来?”

次日,众人给老太太请安,惊寒早早携了清漪一起,二人还未进门,老太太一个茶杯摔了出来,“谭氏,你过来!”

众人识趣地退到花厅等候。

谭氏忙进屋跪下,“娘,叔沅之祸,媳妇感同身受。这三年来,惊寒每日忧思,如今他终于开窍,我又岂能阻拦?此女生得清丽脱俗,举止又端庄,还颇为聪慧。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望娘接纳此女,若日后她德行有亏,再遣不迟。”

惊寒是雁家最有出息的孙子,老太太见三媳妇说得动容,也软了几分,毕竟惊寒是她的亲儿子,如若那外头来的丫头有什么不妥,她才是第一个放心不下的。众人都知惊寒是个重情义的,只是谁都不曾想到,她惦记了云拂袖整整三年。

“叫她进来吧。”

待清漪进了屋来,谭氏一一将众人指与清漪,“这三位分别是大伯母、二伯母和四婶母。”

清漪一一拜见,礼数周全,“大伯母穿绿色、二伯母穿黄色、四婶婶穿橙色,连起来就是绿黄橙,就当有座皇城,是绿色的,叫它绿皇城好了。”

接下来,谭氏又介绍了几位小辈,清漪刚记下第一个,谭氏已经引荐完毕,后面的全没记住,忙暗叫不好。

惊寒送清漪往清蕖苑,笑敏快步跟上来,“雁乙兄,清娘初来,兄长可舍得让我陪她逛逛?”

“你要尽地主之谊,我自当感激不尽。”

“兄长糊涂了,我等着清娘向我尽地主之谊呢!”

清漪紧蹙眉头,全然不知说话之人是谁,这时,葇兮也跟了过来,清漪又犯了愁。

虽说自打清漪进府,惊寒变得与从前一样,但谭氏每见了清漪,还是觉得难以释怀,甚至绕道而行。至于老太太那边,就更不给清漪面子了。

巧樟道: “大娘子,问清楚了,清娘确实是从那之后才来雁州的,但是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云二娘平日里不怎么让她出门。”

“行吧,”谭氏抬了抬眼皮,“不过是多张嘴吃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