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发老婆(1/2)
在明眼人看来,李佑已经造反了。
杀几个乡绅大族,只能算匪寇;不交田赋和额外军饷,只能算抗税。
改镇设村,实属造反!
在唐末,镇和村同样只是聚落名称,不具备行政意义。
严格算来,只有镇上及周边,那三十余户算黄家镇,满打满算也就两三百人。因此黄家镇,只是一个小镇。
其余地方,按乡里制来算,约有30个乡、300多个里(官府报备没这么多,因为有大量隐藏户口)。
李佑直接更改朝廷的行政区划,废除了乡里制,将手里的地盘设为武兴镇,下设一个中心村、三个自然村。
仅从这个角度来看,李佑乃是大唐第一反贼!
关东、关西农民军四处流窜,跟官府周旋。河南、河北农民军,也已发展壮大,活动范围不断扩张。
以上这些起义军,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也没见谁更改行政区划。
李佑跟各省的造反同行们,已表现出本质区别,算是农民军中的一股泥石流。
普通农户,陆陆续续散去,只留下五百多青壮。
“江大山!”李佑喊道。
“在!”江大山出列。
李佑说道:“兹任命你为武兴村村长。”
江大山大喜称谢,武兴村属于中心村,是四村当中最重要的。
“黄幺,任命你为上黄村村长。”
“黄顺,任命你为下黄村村长。”
“李正,任命你为李家村村长。”
首批追随者,他们分到的土地,只比其他农户多一点点。官职便是给他们的补偿,村长每月可领两斗禄米!
(按唐代度量衡,一石约为现在的59公斤,两斗米就是11.8公斤。)
另外,由于人才紧缺,这四人还兼有军职。
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小队,一百人一大队。
张铁牛、江大山、黄幺、黄顺、李正,都被任命为大队长。
其中,张铁牛统领百余人,划归为李佑直管的标兵。
唐朝实行府兵制,虽然此时府兵制逐渐走向崩溃,但军队编制的概念还在。李佑挑选精壮组成标兵,亲自训练和指挥,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李佑宣布说:“团勇没有粮饷可拿,但是,训练期间管饭,打仗期间有开拔费和行饷!”
因为害怕官府围剿,李佑暂时不搞思想工作,必须集中全力进行军事训练。
“小队长以上,光棍儿都站出来!”李佑说道。
立即站出十一个,包括江大山、李正、黄幺和黄顺,果然是没有牵挂才敢闹事啊。
李佑问道:“想不想讨媳妇?”
“想!”
稀稀拉拉回答。
李佑喝问道:“想不想讨媳妇,大声点!”
“想!”全体吼道。
李佑立即让陈寿郎带人过来,都是大户家中的未婚丫鬟和寡妇。
李佑当场撕掉卖身契,对这些妇人说:“你们自由了,可以选择回家。也可以留在我府上,我给你们重新签短契。不管是回家的,还是想留下做工的,都可以选个丈夫。当然,你们也可以不选。想要成亲的站出来!”
大姑娘、小寡妇们,都显得拘谨不安,竟无一人主动出列。
李佑又说:“想要成亲的,我当场送半石粮食做贺礼!”
“我……我……”
终于有个寡妇出声,吞吞吐吐道:“我还有个儿子,今年两岁了。”
这寡妇,是黄老爷心腹家奴的遗孀。
李佑问道:“谁愿养便宜儿子?”
单身汉们互相看看,用眼神沟通之后,一个小队长出列:“我愿意。”
便宜儿子也姓黄,都不用改姓。
李佑又问寡妇:“你愿意嫁给他吗?”
寡妇看看小队长,虽然这人相貌难看,但也算比较壮实,于是红着脸点头不说话。
在这乱世,底层百姓哪管许多,能顺利讨到老婆,能吃上饱饭就知足了。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