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 76 章 早到的蝉鸣(1/2)
第76章 第 76 章 早到的蝉鸣
大阿哥和太子两人似懂非懂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久久没有回神。
希望。
太子的脑海中浮现出这一个词汇,他觉得可以完美的描述出此时此刻他心中的震撼。
他和胤褆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书中所讲的百姓,贫瘠的百姓, 受苦的百姓,同时也是百择不挠的, 充满对未来希望的百姓。
老人小孩们眼底的星星之火,就像是他们美好的未来。
“大哥。”太子喃喃自语,想对大阿哥说些什么, 而与此同时, 大阿哥也碰巧对上太子的视线。
“我们一定。”
“我们一定。”
两个小孩都没有说出后面的话,但是他们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定下了小男子汉的诺言。
希吉尔没有注意到太子和大阿哥两人的小动作。她的精神全在那一群群感谢的人里。
太子和大阿哥看了眼前的一幕尚且摆脱过去的恩怨握手言和。何况希吉尔呢。
三人都是一脸沉思的样子,而康熙此次出来的目的也达到了。他骄傲地注视着大阿哥和太子, 不亏是我大清的阿哥, 我大清的麒麟儿!
接着,管事的人带着众人到处视察。
此乃育儿所。
此乃孤儿院。
此乃人力院。
……
若干个场所一一介绍,希吉尔的眼睛冒着精光,这可是经过皇宫确定的可行的管理方法, 她一股脑的将其记在自己的脑袋里。
可总有疏漏的时候, 希吉尔不免有些懊恼, 自己既没有大哥的大力出奇迹, 又没有二哥的脑子。
宣嫔一向喜形于色, 康熙心想,真是让人头疼。
他开口:“夫人, 又在寻思什么?”
希吉尔脱口而出:“我是在想我宫外的店铺,如果能采用这种方法后达到的效率。”
说是店铺,但是真正是什么两人都明白。
作为满人汉人都可以开设孤儿院育儿坊等等抚育孤儿的场所, 但是希吉尔可是蒙古人,作为外族人,特别是其推动大清入关的战绩。
收到了汉人的敌视,满人的防备,完全不适合出面救济孤儿。
“二愣子,还不快上前见过我夫人。”
原先领着希吉尔等人进来的管事上前,站在希吉尔的身旁。
“奴才,见过夫人。”
希吉尔听到了管事的回复,仔细的上下打量着,原来,原来,他也是宫中出来的。
康熙上次赏赐的嬷嬷额外好用,希吉尔从善如流的接受了第二个康熙指派的人。
康熙:“好好经营。”
希吉尔点头,懂懂懂,我一定照顾好你的百姓。
转眼处,希吉尔在内心笑开了怀,不愧是我,不但从皇上那弄来了管理方法,还附带一个意外惊喜。
宫中的人,真真假假谁又分得清。
大阿哥一脸深思的模样,宣嫔娘娘怎么在谈论宫外的店铺,莫非……
康熙见状下了封口令:“今天之事回去后不要告诉其余人。”
其余人,明显指的是大阿哥的母妃了。
毕竟,太子周围的人都是康熙身边下去的。
“儿子知晓。”
大阿哥的回应,意味着这事就到这里。希吉尔放下心,最担忧的事情解决了,宫外店铺的事情不会被他人知晓。
观察完院子后,康熙等人离开。
出行的目的也不知是何,康熙带着几人漫无目的的到处行走,经过朝廷的赈灾,明面上恢复了从前的模样。
只是,逝去的人永远失去了。
“葫芦,葫芦,冰糖葫芦。”
女人用力的招呼着,还带着很浓重的口音:“混沌,好吃的混沌嘞。”
“肉包子,肉包子一个顶两,两个顶三,走过路过不容错过哦。”眼看着客人们都走向女人,大汉也不甘示弱,总不能让小娘子比过自己。
五湖四海的食物都汇聚在一起,拼凑成了人间烟火。
但是他们的脚步不曾在这里停下,此处与来时的路并无太大的差别,几人背着人间烟火而去。
越走越荒凉,而杂草也四处野蛮的生长,道路越加泥泞。
太子的小身子一左一右的晃悠,然而大阿哥也没有嘲笑他的意思,只因两个人半斤八两,大阿哥也没好到哪里去。
康熙并没有让侍卫出手相助的动作,任凭他的两个儿子脚上,服饰上沾满了泥土。
“父亲。”
陆续走了大半的路,太子忍不住询问:“阿玛,我们要去哪里?”
他早已气喘吁吁,坚持不住了,只是康熙一直没有下令让他们休息,全凭一股毅力坚持到现在。
“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几人一脸茫然,皇阿玛(康熙)到底在说什么?
希吉尔默默谴责康熙,两个孩子没到你的膝盖,你是不觉得累,可我们觉得累啊。
康熙没说话,几人便继续走着。
知道连希吉尔都忍不住的时候,康熙终于停下脚步。
“你们看。”
这是临近北京城外的一处地方。
可以看出,贫富差距极大。
皇城边上的繁荣富贵及此处的荒废破败。
但,此处也有人烟。
康熙带大阿哥和太子来这里,并不是非要让他们受苦的,而是有着自己的见解。
起因是大阿哥和太子一起进了上书房,原先的时候还好,两人争先恐后的学习,可没有多久,变成了过眼云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