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果然植物油也行 百倍利润(1/2)
跟程氏、江沁、孙姨娘等全家人一起吃过晚饭后,江河回来,又继续接着看《练兵实纪》剩下的杂集六卷。
虽然他已经决定要把研究重心放在《纪效新书》上,但《练兵实纪》既然看了,他觉着便也不妨顺便看完,不想半途而废。
何况只剩下了杂集六卷,三卷一册,只有两册书,也不多,花不了多长时间。
书砚那边给《纪效新书》加标点符号,也是越来越上手。而且他昨晚已经看过了几本《纪效新书》,虽然昨晚看的是十四卷版,版本不同,内容也有些区别,但还是有不少字句相同的地方。
所以今天看起十八卷版的《纪效新书》,句读加标点符号,便也比昨晚快了许多。
两人看到二更时分,听到外面长街上更鼓敲过后,江河便让书砚去外面看看,院里的那几个丫环婆子睡着了没有。
等书砚看过,回来说已睡着后,江河便让书砚去提前准备草木灰水。因为今晚实验的较多,所以江河让书砚今晚直接用厨房里烧水的大锅熬煮草木灰水,煮上一大锅,要试的几种油便差不多都够用。
趁书砚那边烧水时,江河则继续看书,抓紧把《练兵实纪》杂集的六卷给看完加了标点符号。
他这边看完六卷杂集时,书砚那边早已是把草木灰水搅伴过滤后烧开了,此时正在静置,好分层取水。
江河看完书后,便也跟过去忙碌,把自己书房里的那座小泥炉直接拿去厨房,就近在厨房制作。
待草木灰水静置好后,分离取了较清澈的上层,又再次重新倒回锅中去煮,蒸发多余的水分,加强碱水浓度,仍是取到能于水面上飘浮起鸡蛋为止。
江河取来泥炉后,便往炉中加碳把火烧旺,然后便取了放在书房门口檐下的那一篮植物油来。书砚后来购置的一斤桐油,也一起放在了里面。
之前在油铺购油时,因江河说是要尝试哪种油最好,故而那店家还十分贴心地在每个竹筒外面都用笔标记写上了里面装的是哪种油。
其他的都有写,唯桐油没有,也就很好分辨,江河便从最便宜的桐油尝试做起。
那边碱水熬煮的浓度达到要求后,江河便找到昨晚的那口砂锅架上,把装桐油的竹筒盖子打开,将一斤油全部倒了进去。
之前给他熬药的这口砂锅也不小,虽然看着锅口小,但却是加深的,肚子大。这一斤桐油倒下去,也就约摸才到一半。
而且一斤油也并没多少,就跟他前世五百毫升装的矿泉水容量差不多。明代一斤为十六两,多也就稍多一些,差不多少。
桐油倒下去后,江河仍是加热到温热状态,然后便让书砚拿水瓢妥了碱水往里添加,仍是按一比一的对半比例。
碱水一倒进去后,但见砂锅中又是激起了不少泡沫,这个现象,立即便让江河长松了口气,暗道“成了!”
一起泡沫,就说明碱水与油脂又成功产生了皂化反应。这也就明确代表着,植物油也同样能用来制作肥皂,一下就把成本降了下来。
尤其最便宜的桐油都行,也就代表着其他植物油都没问题。而且桐油价格最低,也就代表能把价格降到最低。至于桐油制成的肥皂到底还有没有毒,那得试过后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