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46章 油钱几何 不到一两

第46章 油钱几何 不到一两(2/2)

目录

他不知道芝麻油到底能不能做肥皂,但反正感觉拿香油做肥皂怪怪的,还是直接不尝试了。而且芝麻油的价格在眼下可供食用的植物油中,也是属于比较高的。

等店家把所有油都打好后,总共算下来,是五钱八分三厘银子,连一两银子都不到。。

两算关系,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

有些价格更低的东西连一钱银子都花不了,所以还得细分地去计更低单位。有鉴于此,大部分普通百姓还是持有不少铜钱,平常购物花销不大的话,都是用铜钱来结算,更加方便。

但铜钱却存在许多民间私铸的情况,也就是含铜量较少的假币,不好分辨,故而银子还是硬通货,是现在的主流货币。

万历年间,奉旨铸钱的潞安知府曾言,“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而制钱堆积不能行。”

在后世防伪技术十分先进的时代,都有不少假币盛行,更别说防伪手段较差的古代了,各种假币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的直接就拿铁铸钱,半点铜都不含。

而且万历通宝已经算比较有信誉了,官铸的制钱许多商家还是认的,如今天启年间所铸的天启通宝,则质量更差,哪怕是官铸的也是质量极差,克扣铜料。

尤其魏忠贤专权后,宦官乱政,允许各地官府私铸钱币,地方钱局大量出现,所铸的天启钱不但版本极多,差异也大。

各地方钱局为赚取利润,大量铸造滥钱、恶钱,数不清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美的传统形成了鲜明对比.

店家算出了钱数后,还给江河抹了那三厘的零头。

江河点点头,便让书砚过去会钞。然后向店家道:“每种油一斤售价多少,还请店家给我写张单子列清楚。”

店家闻言,虽对江河的要求有些意外,但还是点头答应,让妻子拿了戥子称银子,他自己则到柜台上拿了纸笔去写单子。

等老板娘那边把书砚给的碎银子称清楚,找了零钱后,店家也写好了张单子,然后吹了吹墨,过来交给江河,一一指明了每种油的单价,以及最后计算的总价。

“……公子请放心,我汪记油坊一向是公平买卖,童叟无欺的,欢迎公子再来照顾生意。”

这家油铺确实叫汪记油坊,显然店主也向汪。

但应该跟汪汝谦、汪守信的那个汪家没什么关系,因为据江河所知,汪家的生意里并没有贩卖食用油这种小生意。

汪姓本就是歙县的第一大姓,姓汪的极多,但并不是所有姓汪的都跟汪家有亲属关系。

江河接过单子看了眼后,含笑道:“如果店家的油好,我定然会再来的。”

那店家又道:“公子请放心,小店的油一向有口皆碑,都是好油。”

江河笑了笑,便招呼书砚带了所有装好油的竹筒离去。

这家店在制作竹筒时,却是还贴心地为每个竹筒穿了麻绳,方便拎提。所以书砚一手提几个,倒是也都能尽数带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