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穿越有三宝 肥皂少不了(2/2)
让底层士兵也接受一定的文化教育,懂的战阵纪律的配合,这点跟现代军队的练兵要求也是不谋而合。
江河才读了两页,并标了两页的标点符号后,书砚敲门进来,说是已烧好了热水,请江河前去沐浴。
厨房旁边专门有建了间浴室,可以方便就近添加热水。而且都不用进去添加,浴室中专门在墙上打了个洞,然后穿上打通的竹管,以竹管当做水管,一端连到浴桶中,一端则连到厨房,可以直接通过这根竹制的水管添加热水。
原身的江河沐浴时,还会让人服侍,帮忙搓背之类。但眼下的江河却不习惯,便只是自己一个人进去沐浴。搓背虽然稍微有些难,但也不是做不到。
走进浴室内后,江河先伸手拭了下水温,发现正好合适,便脱了衣服跨入浴桶中。
浴桶旁边还放置了胰子、皂团、澡豆等各种洗浴用品,都可以算是古代的香皂。
古代早期都是用皂角、无患子这些天然的洗剂植物来当作洗浴用品的,时下的街市上便有专门卖天然皂角的。
不过早在汉朝时,就有人发明出了澡豆,是用猪胰腺晒干后研磨成糊状,与豆粉、香料等混合,然后制成豆子状,所以叫澡豆。又因为是用猪胰制作的,所以也叫“胰子”。
哪怕是在后世的现代,还有很多地区把香皂、肥皂称作是胰子。
到此时的明朝,也有人改进了澡豆的制作工艺,在其中又加入了糖与动物脂肪,并以草木灰等天然纯碱取代豆粉,同时也添加入各种香料,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
最初的肥皂就是有人意外下混合了猪油与草木灰而成,此时明朝的胰子已经相当于是早期的肥皂。
但古代的养殖业不发达,所以无论是猪胰脏还是猪油,都做不到大量提取原材料,更做不到化学合成。因此无论以前的澡豆,还是现在的胰子,都是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只有少量提供给有钱人。
眼下的香皂,也即胰子,是以南直隶应天府六合县出产的最为有名,行销大明两京一十三省。
而皂团则是用皂角加工制作的,把皂角捣碎研细,再混合各种香料制成,被叫做肥皂团,同样也不便宜。
《金瓶梅》里就有出现西门庆让丫环去取茉莉花肥皂来洗脸的情节,潘金莲听到后还调笑西门庆说,“怪不得你的脸洗得比人家屁股还白!”
江河洗澡的时候,看到这些洗浴用品,也立即想到了要靠制作肥皂来赚钱。许多穿越前辈可都是可制作肥皂来发家致富的,肥皂与水泥和玻璃,在网络上被称为是“穿越三宝”。
原料容易获取,制作技术也相对简单,并不复杂。水泥主要是烧石灰石,玻璃主要是烧沙子,肥皂主要是炼猪油。
但说起来简单,其实也并不容易。尤其烧制水泥和玻璃,都需要达到一千四百度以上的高温才行,这就不是简单的林子里捡些木柴烧火能够得到的了,必须用碳或煤,最低也得用木碳。
哪儿弄煤,哪儿弄碳,这些也得花钱买,若是自己做木碳或挖煤的话,那更费劲,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炼猪油虽然相对容易,但买肉可也得花钱,而且肉并不便宜。
所以这三样,其实都不是白手起家就可以去制作的,必须得有一定的本钱才行。
三者里面,相对来说,还是肥皂更容易些,成本也较低,江河决定回头便试试。虽然眼下这时代已经有了早期的土肥皂,但制作工艺与流程还是相对较复杂,价格也比较昂贵。
江河想尝试下,看能不能制作出物美价又廉的。不过也不可能弄出太便宜的,毕竟成本在那儿,猪肉也是要花钱的。
再加上限于这个时代的养殖业,也做不到大规模的获取原材料。他倒还是听说过植物油也能用来制作肥皂,就是不知道真假了。
如果用植物油也行的话,那成本就能相对降低了,也能够把价格给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