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最高科学技术奖(1/2)
从王东来坐镇这里的研发中心之后,立即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原本很多问题,都需要时间去解决。
但是,从王东来坐镇了之后,头脑风暴大会和交流探讨大会时不时地就会展开。
有时候是在食堂,有时候是在实验室里。
就像是一个随时随地在教授课程的玩老师一样,带着自己的学生,在攻克学术难关。
航天火箭,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高精尖科研领域。
其中的技术含量极高。
也就是咱们国家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经打好了基础。
还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人材。
王东来再强大,系统再神奇,也要依赖物质基础。
没有成熟的产业配套体系,以及合格的工程师和从业人员。
想要研究火箭,难度可就大上天了。
小到螺丝,大到发动机。
每一个设备以及器材,都需要重重验证。
可以说是,一款火箭的设计图纸,放满一整个大房间,绝不夸张。
越是先进,资料就越多。
而王东来的目标还是比目前官方的航天发展现状还要激进,这就要求了很多东西需要有更严格的标准。
如此一来,工作强度自然就大了。
刚开始的时候,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也很少拿那些小问题来询问王东来。
但是,在和王东来的交流中,往往王东来的随口一句话,就能解决他们的疑问。
这么一来,王东来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一个可以解答所有问题的全才。
加上,王东来给出的答案,还都是无比优秀,贴切的。
所以,跟在王东来身边学习的工程师越来越多。
王东来对于这样的情况,并不反感。
反而是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技术这个东西,传出去了,并不是坏事。
要不是分身乏术,他都恨不得搞出来一个分身,专门去建一个学校,做培养人才的工作。
只有拥有大量的合格人才充当宇宙星河计划的中坚,才能真正地把这个项目落地。
在带领这些工程师一同攻克难关的时候,王东来也没有吝啬自己的能力。
近乎是满负荷地开启【传道授业】,将学习效率直接拉满。
短短的只是半个多的时间,在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看来,无比的短暂。
但是,这段时间他们的成长速度却是无比惊人的。
和杨安超说过的太空基地等计划,王东来也没有说出来。
因为这一切计划的前提都是能够在接下来的火箭发射中,取得成功。
只有足够的成功,才能建立起信心。
这个信心,既是自家员工的,也是上面的。
如果上面看到了这方面的成功可能性,必然是会大力支持的。
这一点,王东来还是很自信的。
如此这般,时间很快就来到了2018年1月份。
而在这个月,国内正有一个重量奖项将会公布。
王东来虽然没有得到明示,但是却也知道,这一次自己恐怕要获得一个重量奖项了。
上一次这个大会,自己只是拿到了二等奖。
虽然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年龄来说,已经是极为不错的了。
但是,万一个二等奖根本无法满足他。
这一次,他没有主动参与,上面却是主动地帮他做好了报名等工作。
按照他的预测,这一次最次也是一个一等奖了。
1月7号。
王东来就已经到了京城。
第二天,将会进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他自然需要提前到。
而到了京城之后,他也没有把全部的精力放到这上面,而是前往了银河科技在京城的基地以及研发中心。
一直以来,王东来都很少在公司业务上操太多的心。
因为有娲的存在,所以公司发展的都很好。
大部分的问题,都瞒不过娲的眼睛。
不过,银河科技到底是他创建的公司,所以,有时间有精力的话,他还是会上心的。
在分基地和研发中心里露个面,激励一下的员工,这种小事他还是很愿意配合的。
人毕竟是情感动物,有精神享受需求,来自领导视察和抚慰,也能在另一种程度上,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时间一晃。
就到了第二天。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地点,依旧还是会堂里面。
因为今天的这个会议,整个京城都充满了一种平静之下暗藏汹涌的感觉。
道路管制,特种车辆开道。
王东来是被专车接到会堂的。
而从这一点,王东来心里就稳了。
按理来说,这么大的场面,以及这么高的荣誉,王东来这个年龄,应该是无比的兴奋。
哪怕是重生一次,还带有系统。
两世为人,这种待遇,也是第一次。
一直自诩自己普通人的王东来,多少也会感到激动和忐忑。
可是恰恰相反!
王东来表现的很是平静,就像是一个普通的会议一样。
没有什么区别。
当抵达了等候区域之后,和其他参加大会的科研工作者站在一起的时候。
王东来的出现,也引起了在场其他科研工作者的注意。
可以说,到了现在,国内科研工作者还不认识王东来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个了。
毕竟,王东来身上的标签太多了一些。
关键还是每个标签都很惊人。
证明了多个世界数学难题的顶尖数学家。
研发出了同步辐射光源光刻工厂技术、eda软件、光刻胶、先进封装设计方案、等离子刻蚀机的半导体专家。
国内最为年轻的院士。
以及市值万亿的超级企业的创始人!
这些标签结合到一起,让王东来的名气,覆盖了从普通民众,以及科研领域。
远远不是什么超级巨星能够比拟的。
而王东来出现在这里。
众人并不算意外,如果连王东来都不能出现在这里的话,他们就更没有这个资格了。
甚至于很多的人心里,其实都在猜测王东来到底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认识王东来的,没有选择矜持,反而是主动上来和他打起了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