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章 系统之间的资源互换(1/2)
刚开始时,大黄对系统还比较陌生。
宿主小心谨慎的呼唤系统时,却不知道,那边的系统更加紧张。
可是有了第一次,后面就熟练起来。
设计大黄狗的忠义系统时,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黄皮子们驻村帮扶,带领村民生产、建设,村外怎么办?
肯定是交给另一拨“人”。
狗子在村里各种碍眼,正好调出去,一举两得。
大黄给狗子设计的系统也很简单。
当一只忠犬,当一只恶犬。
忠犬是针对村子而言,保护村子里的一切。
上到男女老少,下到鸡鸭牛马、庄稼林地池塘。
只要是村子范围内的人和财物,都得尽全力保护。
小偷小摸就不说了,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野猪,见一个打一个。
溜着村子路过的豺狼虎豹,也得往死里弄。
大黄知道那些偏远地区的村子有多艰难。
野狼伤人是家常便饭,猛虎进村更是屡见不鲜。
黄菇屯紧挨着深山老林,旁边百里范围都没第二个村子,这种环境简直不要太危险。
当然,大黄还有另一层想法。
黄菇屯是自已带起来的,自然也得自已罩着。
这个世界的官府什么都没干,也好意思来收税?
黄菇屯的村民不逃税抗税,但是村子外面有兽群出没,人出不去,这能咋整?
官府你过来帮忙驱赶猛兽合情合理吧?
你驱赶猛兽的兵丁军卒被打跑了,那是你自已的问题。
这是一条路,一条康庄大道。
对于狗子而言,那些贪官污吏欺负自已主人,掠夺自家财物,该咬!
外面的鸡进自已家可以,自家的鸡想出出?没门!
狗子可不懂什么王法,它们只知道,财物只能往家里进,不能往外面出。
这就是忠义!
忠义系统有固定任务:
赶走飞禽走兽,根据其体型大小和威胁程度,给予不同数量的积分。
其中,“人形怪”是威胁最大,积分最高的。
系统图鉴里面,“人形怪”的衣着服饰也都是当地官吏的模样。
为村子挽救损失,根据挽救的对象不同,给予不同数量积分。
比如找回一只鸡,奖励10积分,找回一个孩子给予100积分,如果是拯救落水的孩子或者大人,积分更高。
通过这种这种方式,别说开窍通灵的精怪狗子,普通的野兽狗子也会形成奖励记忆。
以后官吏想进黄菇屯,真是难如登天了。
来的官吏越多,狗子们越欢乐。
这可是积分啊,源源不断的积分啊。
村子附近不会每天“刷怪”,所以大黄还设计了日常工作。
巡逻!
狗子们自已设计巡逻路线,每天巡逻一定数次,村子周围所有角落都巡视一遍。
只要巡逻就有积分。
守夜!
夜间狗子们也要站岗放哨,即便没有事情发生,也给积分奖励。
当然,打盹睡觉会扣积分。
巡逻和守夜每天都有,属于常态化任务,哪怕刮风下雨也拦不住狗子们挣积分。
只要勤快点,奖励的积分绝对够买食物的。
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盈余的积分还能攒起来,兑换其他物品。
对了,还有一个半常态化任务——护卫!
村民出门,会有狗子陪伴。
路程近就一只,路程远就至少两只。
大黄在姜国执政多年,管理诸多工坊、商队、车行,见多了这些事情。
中原世界尚且不太平,盗匪多如牛毛,外面还有众多“菜人铺”。
第二天世界世道更烂,风气更坏,路上的危险更多。
孔先生说过苛政猛于虎,却忘记了,苛政是人造的。
大黄就是要用忠义系统培养自已的忠犬,围猎猛虎。
这是他的尝试。
也是为悟道积攒经验。
他想看看,当每个村子都有“不懂王法”的忠犬守护,恶虎还能不能伤人。
很快,大黄狗就完成了主线任务。
黄菇屯有了自已的汪汪队。
十一只服用过淬体丹的精怪级狗子。
每个都修炼《吞日神功》。
虽然没有天地灵气可供修行,但阳光总是有的。
修炼不出道行也能强身健体。
村民们也发现,跑出去的狗子又回来了。
不但回来了,还拐了不少外面的狗子。
“咦,可以啊,这狗子真是成精了,知道要杀它吃肉,就拐几个外面的狗子替死?”
“咦?我怎么觉得这些狗精气神跟以前不一样了。”
“别说,还真是!以前它们都瘦得皮包骨,现在都肥头大耳。”
“这油水不少啊!”
村民们对“杀狗吃肉”直言不讳。
赞成的人说得眉飞色舞,不赞成的人也只是闷声闷气烧锅,没有出言反对。
兔死狗烹,从来不是朝堂的专属。
讨封的黄皮子听不下去了。
系统可是说了,让自已跟村里的大黄狗好好合作,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咳咳……本仙来之前,那些狗为你们看家护院,守卫门庭,对吧?”
“黄仙说得没错。”
“它们祖祖辈辈守护你们,就换来这么个结果吗?”
村民不乐意了。
“黄仙说的哪里话,分明是我们赏它一口饭,要不它们哪能活到现在。”
“是啊,要不是咱们心善,当初闹灾荒的时候,一个都留不住。”
“家里穷啊,都揭不开锅,养不了那么多狗。”
“是啊是啊。”
讨封的黄皮子才不管这些。
“今日我帮你们聚财,明日你们会如何待我?”
村民顿时哑火。
他们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黄仙,这个不一样,它们哪能跟您比呢?”
讨封的黄皮子呵呵笑,“你看,它那一身黄皮,跟本仙像不像?”
一句话把所有人堵的哑口无言。
村民并不觉得杀狗吃肉有什么不对。
只是嘛……
黄仙不喜欢,那就不做呗。
村民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知道什么复杂的因果联系。
他们却有另一套生活经验。
比如古人窗户密封不严,窗户缝隙容易透风,吹在人身上容易着凉,染风寒会死人。
古人不懂,但他们总结出一个经验——床不能对着窗户。
民间众多习俗和禁忌,都是这么来的。
黄菇屯的百姓也一样。
他们不知道祖祖辈辈都能吃的东西,现在怎么就不能吃了。
但他们明白,黄仙不高兴的话,村里就没有摇钱树了。
为了吃一口狗肉,损害全村全族的财路,这不是存心跟村里人过不去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